肝功能12项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能反映肝脏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肝脏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及监测病情变化。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会释放入血,其血清浓度升高。因此,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ALT升高常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疾病;AST升高则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炎、肾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ALT和AST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一定有病变,其他因素如剧烈运动、饮酒、熬夜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2.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
TBil是胆红素的总和,包括DBil和IBil。
DBil反映胆红素的排泄情况,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
IBil升高则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或溶血性疾病。
TBil、DBil和IBil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硬化、胆结石、溶血性疾病等有关。
3.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
ALB由肝脏合成,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GLB则反映免疫功能。
A/G比值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A/G比值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肝炎、营养不良等疾病;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等。
4.总胆汁酸(TBA):
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
TBA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
TBA测定有助于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5.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
ALP和GGT主要存在于肝胆系统,其活性升高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ALP升高常见于肝胆结石、胆管炎、原发性肝癌等;GGT升高则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ALP和GGT升高也可能与骨骼疾病、某些药物有关。
6.甲胎蛋白(AFP):
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AFP升高提示可能患有肝癌。
但AFP正常并不能排除肝癌的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AFP还常用于肝癌的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12项检查只是初步评估肝脏功能的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肝脏疾病,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肝脏B超、CT、MRI等,以及肝活检等有创检查来明确诊断。此外,在检查前应注意避免饮酒、熬夜、剧烈运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之,肝功能12项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单独依据某项指标来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等因素。同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