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剧烈胸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以及心力衰竭。
1.剧烈胸痛
这是最突出的症状,常呈压榨性、憋闷感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等部位,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缓解。这种胸痛通常比一般心绞痛更为严重和持久。
2.全身症状
可出现发热,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可持续一周左右,主要是坏死物质吸收引起。同时可能伴有乏力、头晕、心慌等不适。
3.胃肠道症状
不少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这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多见,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发作期间血压可下降,若疼痛缓解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则可能发展为休克状态。
6.心力衰竭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这是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功能下降所致。
需要强调的是,心肌梗死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介入治疗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