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于婴儿头皮、面部等部位的皮肤炎症。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婴儿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定植等因素有关。婴儿出生后不久,皮脂腺功能活跃,分泌较多皮脂,容易导致皮脂在皮肤表面堆积,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主要表现为头皮上出现油腻性、黄色或棕色的鳞屑或痂皮,可伴有红斑。严重时可蔓延至面部、耳部、颈部等部位。这些症状可能会引起婴儿不适,如瘙痒等。
通常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皮损的形态、分布等。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真菌检查,以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可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逐渐自行缓解。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清洗头皮,但避免过度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和的外用药物,如含有酮康唑等成分的洗剂,以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
家长要注意避免给婴儿捂热,穿着适宜的衣物。保持婴儿所处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果婴儿搔抓皮肤,要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