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和阴虚在中医理论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病症,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治疗原则等方面。
1、病因
阳虚多由于饮食不当、久居寒凉之地、年老久病、先天体质差等原因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而引发病症。阴虚通常是由于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情绪因素、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亏少,机体失去营养物质滋养所致。
2、症状不同
阳虚以寒症为主,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疲倦、浮肿、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脉沉微无力等症状。阴虚以热症为主,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口干舌燥、怕热、身体消瘦、手足心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色、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3、治疗原则
阳虚治疗原则以驱寒温阳、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为主。阴虚治疗原则以补充体内津液,调节体内阴气为主。
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困惑,不确定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建议及时前往中医内科进行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