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其临床分类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
1.妊娠期高血压
这是指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的情况。患者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但尿蛋白检测通常呈阴性。
2.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发生在妊娠20周后,表现为血压≥140/90mmHg,并伴随蛋白尿≥300mg/24h或尿蛋白检测呈阳性。患者可能还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这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3.子痫
子痫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症状。这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阶段,对母婴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这类患者在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就已经存在高血压,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者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对于高血压女性在妊娠20周前无蛋白尿,但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妊娠20周前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可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这些分类有助于医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