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总是起小白疙瘩可能与麦粒肿、霰粒肿、结膜结石等原因有关,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治疗。
1.麦粒肿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有时会出现硬结,数日后会化脓破溃,排出脓液。
在麦粒肿初期,热敷是常用的自我治疗方法,使用干净的毛巾浸热水后拧干,敷在患眼上,每次约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有助于脓肿的形成和排出。如果麦粒肿伴有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感染并加速愈合,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切勿自行挤压麦粒肿,因为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其他并发症。对于成熟且伴有脓液的麦粒肿,可能需要通过小手术来排脓,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切开麦粒肿,排出脓液,并可能刮除病变组织。
2.霰粒肿
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以逐渐长大,没有明显的疼痛,也可能会影响外观。
初期可以通过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使用干净的毛巾浸热水后拧干,敷在患眼上,每次约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其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轻柔地按摩患处,有助于促进睑板腺分泌物的排出。对于较大的霰粒肿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小手术来切除,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排脓并刮除囊壁。
3.结膜结石
结膜结石是结膜表面出现的黄白色凝结物,常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可能会有异物感。
如果结石较小,没有症状,可以不处理;如果结石较大,或引起明显的异物感,可以在表面麻醉下剔除。
如果眼睛里的疙瘩持续不消失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红、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