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了精神病主要基于行为异常、情绪问题、认知障碍、社交功能受损、自知力缺乏等方面。
1.行为异常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与常人明显不同的行为模式,比如过度的躁动、攻击行为、木僵状态、异常的重复动作等。这些异常行为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2.情绪问题
情绪的极度不稳定、过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高涨或低落等都可能是精神病的信号。例如,长期处于极度低落的情绪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或者情绪无故地突然变得异常兴奋、话多且夸大。
3.认知障碍
包括思维混乱、妄想、幻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妄想是指坚信一些不符合现实的观念,如认为有人迫害自己;幻觉则是感知到实际不存在的事物,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认知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社交功能受损
无法正常地与他人建立关系、交流和互动,对人际关系表现出过度冷漠或异常依赖。可能会逐渐与社会隔离,失去工作、学习和照顾自己的能力。
5.自知力缺乏
患者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问题,不认为自己患病或需要治疗。这是精神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并非绝对,有些患者在病情较轻或恢复期可能有一定的自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