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别名儿童自闭症,常见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母孕期不利因素、神经递质异常、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缺陷等。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干预治疗、心理治疗、膳食补充剂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原因
1.遗传因素在各种对孤独症的研究中,都显示了孤独症患病原因主要是和遗传因素有关,大部分患者都具有家族病史,遗传度高达80%-90%。
2.母孕期不利因素目前有研究表明,当母亲孕期是高龄、母亲怀孕时父亲年纪较大或是母亲孕期曾有过先兆流产、病毒感染、情绪不稳定、孩子出生时缺氧或有过窒息等母孕期不利因素,是诱发孤独症的危险因素。
3.神经递质异常当患儿5-羟色胺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系统等神经递质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出现儿童孤独症。
4.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当患儿小脑发育不良、脑干萎缩、早期脑体积增大等脑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引发孤独症。
5.免疫系统缺陷有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缺陷,当胎儿的淋巴细胞对母体的抗体产生反应时,会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受损,进而诱发孤独症。
二.治疗方式
1.干预治疗医生和家长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主要有对患儿的症状、智力、行为等方面,开展有计划的个体训练,通过应用行为分析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等,改善患儿核心症状、促进患儿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患儿的生活自理和独立能力,争取能让部分患儿成年后能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
2.心理治疗适用于智力正常、学龄期或青春期的孤独症患儿,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与不同、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潜能,发展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
3.膳食补充剂治疗通过补充萝卜硫素,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核心症状和行为问题。
4.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个人情况,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能改善患儿情绪行为异常的药物,比如利培酮、阿立哌唑、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关注患儿的睡眠、饮食、躯体不适情况,监测患儿有没有自伤或者攻击他人等风险,如果有,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