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脐疝可以采取注意观察、避免增加腹压、正确护理、立即就医等方法治疗。
1.注意观察
密切观察脐疝的大小变化、是否有卡顿等情况。大部分脐疝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逐渐自行消失,通常在1岁到1岁半左右。在观察期间,只要脐疝没有出现持续增大、变硬、颜色改变或宝宝剧烈哭闹等异常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避免增加腹压
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咳嗽、便秘等容易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发生。在宝宝哭闹时,及时安抚;如果有咳嗽,应积极治疗咳嗽;对于吃母乳的宝宝,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宝宝发生便秘,而对于吃奶粉的宝宝,则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比例合适。
3.正确护理
平时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脐部。给宝宝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脐疝内。
4.立即就医
如果脐疝出现异常情况,如发生卡顿不能回纳,宝宝出现剧烈哭闹、呕吐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等处理。
总之,宝宝得了脐疝,家长要保持冷静,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