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21.2μmol/L是否严重及治疗方法,应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判断,比如不良生活方式、肾病、心肌梗死等。
1、不良生活方式
比如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饮食搭配不合理等,可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因不伴有器质性病变,通常不严重。
对于非病理因素引起的同型半胱氨酸高,平时注意适当的饮食搭配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即可,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
2、肾病
如果患有肾病,由于肾脏功能和结构发生破坏,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早期及时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和恢复,正常情况下并不严重;如果发展至肾衰竭,因其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一般比较严重。
肾病患者应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尽量选择高维生素和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芹菜、菠菜、苹果、牛奶、鸡蛋等,避免食用高盐、高钾的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有利于病情恢复。针对炎症反应明显和免疫异常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发展至肾衰竭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肾移植术进行治疗。
3、心肌梗死
因心肌缺血坏死,可加快游离同型半胱氨酸的产生,也会出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情况。因病因难以去除,且不舒服的症状明显,通常比较严重。
应注意严格卧床,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活动,饮食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的食物为主,比如青菜、南瓜、胡萝卜、香蕉等,有利于补充营养、改善心血管功能。患病期间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等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起到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球囊成形术、冠脉旁路搭桥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