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等。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一.症状
1.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甚至可出现高热。
2.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
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是麻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
3.口腔麻疹黏膜斑在发疹前24至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是麻疹早期的特征性表现。
4.皮肤斑丘疹开始于耳后、颈部,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及四肢,为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可融合成片。
二.治疗方面
1.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注意眼、鼻、口腔的清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适当使用退热剂,但要避免急骤退热,以免影响出疹;咳嗽剧烈时可给予镇咳祛痰药;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疹具有传染性,一旦确诊应及时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对于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人群,可采取被动免疫等措施进行预防。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加强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同时,按时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