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婴幼儿发生肠套叠可能与肠道蠕动节律紊乱有关,比如添加辅食不当、病毒感染等可能诱发。而在成人中,肠道的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等是常见的诱因。阵发性哭闹、腹痛、腹部包块以及血便等是肠套叠的典型表现。患儿会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间歇期可安静玩耍或入睡。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包块。血便多在发病后数小时出现,为果酱样便。
此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除了根据症状体征外,B超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显示肠套叠的特征性图像。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X线、空气灌肠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空气灌肠复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一般情况良好的患儿效果较好。但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或灌肠复位失败,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手术不仅要复位肠管,还要处理引起肠套叠的病变。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合理喂养,逐步恢复饮食。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要定期复查,监测肠道恢复情况。
肠套叠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理的疾病,医护人员和家长都应高度重视,以保障患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