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出汗会有可能得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湿热内蕴、营卫不和、血瘀阻络等病,具体如下:
1.气虚自汗
气虚是中医常见的病理状态,表现为动则汗出,即稍微活动就大量出汗,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多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气虚自汗者常伴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等症状。
2.阴虚盗汗
盗汗是指在夜间睡眠时出汗,醒来后汗止的现象。中医认为,盗汗多因阴虚火旺,迫津外出所致。阴虚盗汗者常伴有手足心热、心烦、面部潮红、口咽干燥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3.湿热内蕴
湿热体质或湿热内蕴的人也容易出现异常出汗,尤其是头汗、手足心汗等。湿热之邪阻滞气机,导致汗液排泄失常,这类人常伴有身体困重、口苦口黏、大便不爽等湿热症状。
4.营卫不和
营卫不和是指人体的营气和卫气运行失常,导致汗液排泄异常。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无规律的出汗,如时而自汗,时而盗汗,或半身出汗等。营卫不和的出汗往往与外感风寒、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5.血瘀阻络
虽然血瘀不是直接导致出汗的主要原因,但长期血瘀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汗液的正常排泄,这类患者可能表现为局部出汗异常,如半身汗、手足心汗等,并伴有疼痛、麻木等血瘀症状。
由于诱发因素相对较多,所以如果在无法判断出汗原因的情况下,建议积极就诊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