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应了解自我防治方法,包括休息和放松、调整呼吸、含服硝酸甘油、及时就医、预防发作(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诱因)、定期复查等。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如果不加以防治,可能会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心绞痛患者需要了解心绞痛的自我防治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1.休息和放松: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紧张、焦虑和劳累等情绪激动的情况。
2.调整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缓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
3.含服硝酸甘油:这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如果有硝酸甘油片,在舌下含服1片,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过量服用。
4.及时就医:如果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移动。
5.预防发作: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这些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绞痛的预防非常重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避免诱因:心绞痛发作常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因素有关。应避免这些诱因,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6.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了解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
总之,心绞痛患者需要重视自我防治,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诱因,同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如果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