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首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间歇期和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饮食控制。
痛风急性发作期,首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来抗炎止痛;间歇期和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以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常见的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在痛风发作1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也有抗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对秋水仙碱或其他药物过敏、不能耐受秋水仙碱不良反应的患者。
在间歇期和慢性期,需要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血尿酸水平。别嘌醇、非布司他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痛风。苯溴马隆则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痛风。
此外,痛风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秋水仙碱,剂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秋水仙碱。同时,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可能会出现血尿酸波动,导致痛风发作,这是正常现象,无需停药。
总之,痛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以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