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病因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红肿、发热等,预防方法包括养成良好哺乳习惯、注意乳头清洁等,治疗方法包括排空乳汁、使用抗生素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乳腺脓肿。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乳汁淤积:
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
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2.细菌入侵:
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
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乳腺脓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哺乳期妇女,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吸净乳汁,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奶器吸出。
2.注意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
3.避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4.保持乳房清洁,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
5.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出现乳房胀痛、局部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应暂停哺乳,但要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通畅。
总之,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的疾病,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