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阴道灌洗及局部上药、磺胺类药物等)、物理治疗(电熨、冷冻疗法、激光治疗、红外线凝结法)和手术治疗(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息肉的治疗、宫颈腺体囊肿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偶可见到。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或为黏稠脓性,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盆腔部可发生下坠痛或痛经,常于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此外,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引起不孕。以下是关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一些信息:
1.药物治疗:
局部阴道灌洗及局部上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灌洗可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1∶1000新洁尔灭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轻度表浅者可用棉签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银溶液局部腐蚀糜烂面,1周1次,能促进糜烂面痊愈。但应用时须注意避免药液漏到病变区域以外的正常粘膜上。涂硝酸银后,随即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蘸擦,现已少用。
局部上药:应用磺胺类药物、呋喃西林油剂或粉剂、雌黄油膏、紫草油膏等,每日涂抹宫颈。
2.物理治疗:
电熨:将整个糜烂熨平,故又称电熨。此法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
冷冻疗法:用液氮快速降温装置,将探头置于糜烂面1~3分钟,自然复温后取出,使病变组织冷冻坏死。治疗后2~3周可流出很多水样分泌物。优点是出血及宫颈狭窄较少发生。
激光治疗:多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通过对糜烂面发出光束照射,使糜烂组织炭化结痂,痂皮脱落后可以长出新的鳞状上皮。激光治疗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激光刀不接触宫颈组织,对烧灼的深度容易掌握。治疗后,患者阴道排液时间较长,约2~3周。
红外线凝结法:乃用红外线照射糜烂,发生Ⅲ度烫伤,局部组织凝固、坏死,痂皮脱落后创面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一般需治疗3~4次,治疗后患者白带增多,甚至大量水样排液,通常1周左右可以逐渐减少,术后1~2周创面脱痂,鳞状上皮开始修复。
3.手术治疗:
宫颈锥形切除术:对重症糜烂,糜烂面较深及乳头状糜烂或用上述各种治疗方法久治不愈的患者均适用。此种手术完全切除了病变处的糜烂组织,故又名电灼切除术。术后患者阴道排液较多,持续2~3周,后1~2周可脱痂而愈,术后8周复查,糜烂面完全愈合。
宫颈息肉的治疗:摘除息肉并送病理检查,创面用10%硝酸银溶液涂拭。
宫颈腺体囊肿:可行囊肿穿刺抽液,若囊壁已受压,应行切开手术,以排除囊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