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预防针时间表因地区、疫苗种类等因素有所不同,家长可咨询当地预防接种机构。接种前需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携带预防接种证,了解疫苗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接种后需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宝宝身体状况。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家长应按时带宝宝接种。
宝宝预防针时间表如下:
1.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至8月龄)接种。
2.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接种。
3.脊灰疫苗: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共接种4剂次,其中,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1剂;第4剂次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第1剂百白破疫苗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8天。
5.白破疫苗:6周岁接种1剂。
6.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8月龄接种1剂麻风疫苗,18至24月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或麻腮疫苗。
7.A群流脑多糖疫苗:共接种2剂次,6至18月龄接种1剂;9至23月龄接种1剂。
8.A+C群流脑多糖疫苗:共接种2剂次,3周岁接种1剂;6周岁接种1剂。
9.乙脑减毒活疫苗:共接种2剂次,8月龄接种1剂;2周岁接种1剂。
10.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接种时间和剂次可能因地区、疫苗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家长可以咨询当地的预防接种机构,了解详细的接种计划和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2.携带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便医生记录接种情况。
3.了解疫苗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医生。
4.接种后,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确保宝宝没有异常反应后再离开。
5.接种后,保持宝宝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6.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保护宝宝免受多种疾病的侵袭。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证上的时间安排,按时带宝宝接种疫苗,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