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主要原因有肛管狭窄、肛门外伤、感染、内括约肌痉挛、缺血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扩肛疗法、肛裂切除术等。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肛管狭窄:肛管皮肤在发育中迟缓,生成肛管狭小,易损伤而发生肛裂。
2.肛门外伤:来自消化道的硬性粪便或异物容易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而成肛裂。
3.感染: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由于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易损伤成肛裂。
5.缺血:肛管的血液供应是终末动脉,此动脉在受压、牵拉、断裂时,肛管失去血液供应,肛管极易发生损伤和感染,形成肛裂。
对于肛裂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守治疗:肛裂初期,肛管皮肤仅有小的损伤或浅表裂伤,可采用坐浴和润便的方法治疗。
2.扩肛疗法:适用于早期肛裂,骶麻后,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在肛裂基底中央局麻下切开肛管,保持切口呈椭圆形,长度不超过肛裂边缘,将肛裂上方的栉膜带及皮下瘘管、肛窦全部切开,撑开肛管,促使愈合。
3.肛裂切除术: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创面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
温馨提示:肛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和腹泻。同时,应避免久坐久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如果肛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