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白色黏液可能是由于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肠息肉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同原因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微生物感染、食用刺激性的食物、过敏、中毒等多种原因都可能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该病患者常见腹泻症状,而炎症刺激肠黏膜可能会导致肠黏膜坏死脱落,和粪便混合后就可能会形成白色黏液便。
2、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要注意多休息,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并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炎症。如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部位。
是由于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微生态失衡、胃肠动力学异常、精神心理障碍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肠道活动过于亢进,可能会导致食物消化时间减少,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多为糊状或有大量白色黏液的大便。
4、乳糖不耐受
患者平时要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尽量减少乳糖摄入,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不适症状。
肠息肉和慢性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部分体积较大的绒毛状息肉就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的白色黏液。
这种情况一般都建议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内镜下切除术、经腹结肠和直肠切除术等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中医方法辨证论治,常用的药物有平胃散、地榆散、血府逐瘀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