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感染途径主要包括上行感染、下行感染、局部直接感染、医源性感染等,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女性尿道较短、性生活频繁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急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多喝水、勤排尿,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急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引起炎症反应。
上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有细菌寄居,但通常不会引起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有损伤时,细菌可逆行而上,通过尿道、膀胱、输尿管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
下行感染:是指细菌从膀胱经输尿管逆行至肾脏引起的感染。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通常发生在患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中。
局部直接感染:如前列腺脓肿、膀胱癌等,可直接蔓延至膀胱,引起炎症。
医源性感染:在进行膀胱镜、导尿等操作时,若操作不当或器械消毒不严格,可将细菌带入膀胱,引起感染。
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细菌在膀胱内潴留,增加感染的机会。
女性尿道较短:女性尿道较短且直,尿道口与肛门相邻,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膀胱。
性生活:性生活频繁或不注意卫生,可导致细菌通过尿道上行感染膀胱。
急性膀胱炎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此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对于急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多喝水、勤排尿,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膀胱炎,且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此外,急性膀胱炎若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膀胱炎,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憋尿,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预防急性膀胱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