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发作后的症状主要包括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怕风、恐水、咽喉痉挛、迟缓性瘫痪等,死亡率极高。
狂犬病发作后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前驱期:
症状不明显,可能有低热、乏力、头痛、恶心等不适感。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怕风、恐水、咽喉痉挛等症状。
恐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患者听到水的声音或看到水,甚至想到水,都会引起咽喉部的肌肉痉挛。
3.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会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伤口较为严重,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狂犬病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预后较差。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因此即使在咬伤多年后,仍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相关症状。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感染狂犬病,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病史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了解狂犬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