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形成原因包括口腔卫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唾液分泌、口腔环境等,形成后不易除去,可通过刷牙、洗牙、龈下刮治等方法去除,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
牙结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逐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牙结石的形成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唾液分泌、口腔环境等因素有关。以下是关于牙结石形成原因及去除方法的详细介绍:
1.牙结石形成原因:
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如果不及时刷牙、漱口,食物残渣和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会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形成牙结石。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糖、高酸性食物,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更容易滋生,增加牙结石的形成风险。
唾液分泌: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含量较高,如果唾液分泌不足,会导致口腔中的矿物质无法及时被冲洗掉,从而形成牙结石。
口腔环境:口腔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口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牙结石的形成。
2.牙结石去除方法:
刷牙: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牙结石的形成。
洗牙:洗牙是去除牙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和牙渍,同时还可以清洁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
龈下刮治:如果牙结石已经沉积在牙龈以下,需要进行龈下刮治。龈下刮治是通过专业的器械深入牙龈下方,去除牙结石和菌斑,同时还可以治疗牙周炎。
口腔护理:除了刷牙和洗牙外,还可以使用牙线、牙缝刷等工具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同时,还可以使用漱口水、口腔喷雾等产品,抑制口腔中的细菌滋生,预防牙结石的形成。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在洗牙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牙龈出血,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孕妇有牙龈炎或牙周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儿童: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需要特别关注,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控制孩子食用高糖、高酸性食物的量。
老年人: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刷牙和清洁牙齿可能会比较困难。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预防牙结石的形成。
总之,牙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保持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