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胰岛素种类和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按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时间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按制剂可分为瓶装、笔芯和特充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时,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制剂,并注意保存方法。特殊人群需调整剂量,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目前常用的胰岛素种类和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来源分类:
动物胰岛素:从猪、牛等动物胰腺中提取,与人胰岛素结构略有差异,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人胰岛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酵母或细菌中表达生产,与人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过敏反应较少。
胰岛素类似物:通过对人胰岛素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与天然胰岛素相比,具有作用时间更长、起效更快等优点。
2.按作用时间分类:
超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5分钟内起效,高峰时间为1~3小时,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短效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起效,高峰时间为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5~8小时。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中效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时间为6~10小时,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可单独使用或与短效胰岛素配合使用。
长效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时间为14~20小时,作用持续时间24~36小时。主要用于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
预混胰岛素:将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同时控制餐后血糖和基础血糖。
3.按制剂分类:
瓶装胰岛素:需要使用注射器抽取,使用前需要摇匀。
笔芯胰岛素:装在胰岛素笔中,使用方便,无需摇匀。
特充胰岛素:直接使用,无需抽取和摇匀。
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和制剂,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同时,还需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方法,避免胰岛素失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使用胰岛素的剂量和种类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也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对胰岛素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糖尿病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