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中医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也需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状。那么,慢性肠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1.一般治疗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2.病因治疗
(1)抗感染药物: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肠炎应停用有关药物。
3.对症治疗
(1)若患者有营养不良或贫血,应予以对症处理。
(2)针对胃结肠反射亢进,可用苯巴比妥0.03g,每日3次;普瑞博思5mg,每日3次。
(3)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也可用于对症治疗。
4.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
(2)针灸治疗:以辩证取穴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配合循经取穴。
(3)其他:如推拿、按摩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肠炎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