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拔罐可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等,西医“营养学”则认为拔罐不能直接去湿气,拔罐虽安全有效,但有禁忌和风险,需注意。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然而,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拔罐并不能直接去除湿气。拔罐主要是通过负压和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从而缓解一些与寒湿有关的病症,如疼痛、肌肉僵硬、关节肿胀等。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也有一些使用禁忌和风险。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皮肤过敏、皮肤破损、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禁用。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禁用。
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拔罐时应注意室内温度,避免患者感受风寒。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以免引起皮肤水泡。
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以免着凉。
总之,拔罐是一种中医疗法,具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在使用拔罐疗法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注意使用禁忌和风险。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