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B超能发现大多数直径大于2毫米的肾结石,但对于较小或位置特殊的结石可能存在漏诊,此外,B超检查结果还可能受到肠道气体、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B超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那么,肾结石B超能查出来吗?
一般来说,B超能发现大多数直径大于2毫米的肾结石。这是因为B超可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成像,当肾脏内有结石时,声波的反射会发生变化,从而在屏幕上显示出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
然而,B超也有一些局限性。对于直径小于2毫米的肾结石,或者位于肾脏内部、被其他组织遮挡的结石,B超可能无法准确发现。此外,B超检查结果还可能受到肠道气体、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或出现误判。
如果怀疑有肾结石,B超检查结果阴性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做CT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肾结石,还能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情况。
除了B超和CT检查,还有一些其他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肾结石,如X线检查、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暴露腰部,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紧张。此外,B超检查也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方法,如血常规、尿常规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如果B超检查发现有肾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症状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总之,B超能查出大多数肾结石,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怀疑有肾结石,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