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初期症状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等,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初期症状包括:
1.发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但有些患儿可能没有发热症状。
2.口腔黏膜疹:在口腔黏膜、舌头、颊黏膜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破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
3.手足皮疹:手掌、足底或臀部出现红色皮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膝盖、肘部等部位。皮疹通常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
4.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症状、接触史等,然后进行口腔、手、足等部位的检查,观察是否有皮疹、水疱等。如果怀疑手足口病,医生可能会采集患儿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检测,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在1-2周内自行缓解,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