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苗是可以打的,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能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很多家长对于是否需要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疫苗存在疑虑。本文将从手足口疫苗的作用、适用人群、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家长了解手足口疫苗,并做出是否接种的决策。
手足口疫苗是可以打的。手足口疫苗全称为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尤其是EV71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手足口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乏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缓解。但是,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反应等。因此,在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以下是关于手足口疫苗的一些常见问题:
1.手足口疫苗需要接种几剂?
手足口疫苗共接种2剂,间隔1个月。
2.手足口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需要接种在不同部位。
3.手足口病得过还需要接种手足口疫苗吗?
手足口病得过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因此痊愈后仍建议接种手足口疫苗。
4.哪些情况下不适合接种手足口疫苗?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慎用。
总之,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权衡利弊,做出是否接种的决策。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