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女性多发,起病隐匿,早期可无明显不适,皮肤瘙痒是首发症状,还可能出现黄色瘤,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还可能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
1.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0岁~60岁为高发年龄段。
2.起病隐匿:早期症状较轻,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乏力、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3.皮肤瘙痒:这是胆汁性肝硬化的首发症状,可先于其他症状出现数月甚至数年。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常为全身性,晚间加重,影响睡眠。
4.黄色瘤:约1/3的患者可出现皮肤黄色瘤,常见于眼睑、手背、肘膝、腰骶部等部位,为圆形或椭圆形扁平丘疹,呈橘黄色或棕黄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
5.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黄疸等症状。黄疸可逐渐加重,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
6.病情进展:胆汁性肝硬化的病情进展较为缓慢,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7.并发症:晚期可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
8.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
9.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脾大、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10.病理检查:肝组织活检显示胆小管增生、胆汁淤积、胆管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肝硬化。
综上所述,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及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