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症状通常在暴露于病毒后的1至3个月内开始出现,但也可能在1周到1年之间的任何时间显现。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情况下约为1至3个月。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进入人体的位置、伤口的严重程度、个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例如,伤口位于头面部时,由于病毒传播路径短,潜伏期可能缩短至3至7天;而伤口位于四肢末端时,潜伏期可能延长至1至3个月。此外,如果病毒侵入量少且伤口得到及时处理,潜伏期可能超过3个月,甚至长达1年以上。
在潜伏期之后,患者进入前驱期,此时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在原咬伤部位出现痒、痛、麻木等异常感觉。前驱期一般持续1至4天。
前驱期后,患者进入发病期,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如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喉头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等。这些症状一旦出现,病情会迅速恶化,导致患者昏迷和死亡。
由于狂犬病的严重性,一旦怀疑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应立即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