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适应不良、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损伤、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胰岛素抵抗及其他因素有关。
1.免疫适应不良
妊娠期母体对于父系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导致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进而损伤胎盘,影响胎盘功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2.胎盘浅着床
正常情况下,胎盘应着床于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如果胎盘着床位置过低,甚至覆盖宫颈内口,称为胎盘浅着床。胎盘浅着床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导致胎盘功能不全,从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3.血管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等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蛋白渗出,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压升高。
4.遗传因素
有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孕妇。
5.营养因素
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6.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7.其他因素
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