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是指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液量。正常情况下,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应小于10毫升。如果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以下是关于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的一些信息。
一、原因
1.尿道梗阻尿道梗阻是导致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的最常见原因。尿道梗阻可以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疾病引起。
2.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例如,膀胱肌无力、神经源性膀胱等。
3.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手术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危害
1.尿路感染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潴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2.肾脏损害长期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可能会导致肾脏积水,进而损害肾脏功能。
3.尿失禁严重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尿失禁。
三、检查
1.尿液检查医生会通过尿液检查来排除尿路感染等问题。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测量膀胱的容量和残余尿量,同时可以检查前列腺等器官的情况。
3.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尿流率测定、尿道镜检查等。
四、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是由于尿道梗阻、膀胱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治疗原发病是关键。例如,前列腺增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尿道梗阻;膀胱肌无力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膀胱功能。
2.其他治疗方法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留置尿管、膀胱训练等。
五、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遵医嘱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感染。
4.饮食调整适量饮水,避免憋尿,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