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主要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导致心脏的一个或多个瓣膜出现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2.咳嗽
多为干咳,有时可有痰中带血,多与左心房增大、左肺动脉扩张压迫左喉返神经有关。
3.咯血
可为痰中带血或血性痰,急性肺水肿时可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4.心悸
由于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导致,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前区不适。
5.乏力、头晕
多由于心排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
6.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同时,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瓣膜病并及时治疗。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