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糖需选择合适血糖仪,正确采集血样,掌握正确测量时间,记录血糖值,定期校准血糖仪,注意其他因素影响,并与医生沟通。
1.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需要考虑血糖仪的准确性、操作便利性、试纸的价格等因素。
2.正确采集血样
在采血前应将手指消毒,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采血时可以选择手指的两侧,避免在指尖采血,因为指尖的神经末梢较多,采血时可能会感到疼痛。
3.掌握正确的测量时间
空腹血糖应在早餐前测量,餐后血糖则应在进食后2小时测量。此外,还需要定期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过去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4.记录血糖值
将每次测量的血糖值记录下来,以便观察血糖的变化趋势。可以使用手机应用或纸质记录簿来记录血糖值。
5.定期校准血糖仪
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按照血糖仪的说明书进行校准。
6.注意其他因素对血糖的影响
在测量血糖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糖值。
7.与医生沟通
将测量的血糖值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监测血糖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只有通过正确的监测方法和记录,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监测血糖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