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当孩子出现手足口病发烧38℃以上的情况时,家长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物理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冷敷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以免引起孩子寒战。
3.药物治疗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按照剂量使用,避免药物过量。
4.饮食调整
孩子在手足口病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西红柿等。
5.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勤通风。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6.就医治疗
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或出现了上述提到的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可能会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并发心肌炎、脑炎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孩子手足口病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