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检测标准为骨密度的测定、脆性骨折的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1.骨密度的测定
双能X线吸收检查法(DXA)是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金标准,可准确且多维度地反映人体骨质密度情况,超声骨密度检查:适用于社区筛选,可初步判断人群的骨密度情况,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正常骨密度水平应≥-1.0SD(标准差),骨量减少为-1.0SD至-2.5SD之间,骨质疏松则为≤-2.5SD。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骨密度水平≤-2.0SD,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可考虑为骨质疏松。
2.脆性骨折的诊断
脆性骨折定义指在正常活动或轻微外力下发生的骨折,如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骨骨折等。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中轴骨或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测定值≤-2.5SD。
3.相关实验室检查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钙和尿骨化酶等,这些指标可反映骨代谢的活跃程度,有助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病程和预后。血液学检查包括血钙、血磷、肝肾功能检查等,可辅助诊断骨质疏松并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