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一般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等引起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家庭护理和对症治疗等
一.原因
1.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容易引起重症及暴发流行。其他病毒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等也可能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2.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也可能导致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此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可引起该病。
3.免疫因素婴幼儿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着凉、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因素还可能加重其免疫功能低下症状,进而容易感染病毒,诱发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医生可能会开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罗红霉素颗粒、青霉素V钾颗粒等。但需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应由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避免滥用。对于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支气管扩张剂,通过吸入器给药,以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
2.家庭护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给患儿提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猕猴桃、橙子等,有助于病情的恢复。避免患儿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以免加重病情。
3.对症治疗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来维持患儿的体液平衡,防止脱水。对于缺氧的患儿,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流量和浓度。在某些情况下,如早产儿或伴随呼吸窘迫的患儿,可能需要使用人工合成的肺表面活性蛋白进行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