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发热出汗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结核等因素引起的。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这些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产生致热源,影响脑部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人体体温升高时,会通过出汗排出多余的热量。该病具有自限性,无需过度担心。但是若长时间未自愈,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并发急性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炎等疾病。
2、肺炎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也可产生致热源,导致患者出现晚上发热、出汗的现象,同时可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大部分肺炎患者经过积极就医治疗后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胸腔积液、肺脓肿等并发症。
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全身症状为发热,发热多为午后潮热,即在下午或者傍晚时体温开始升高,在次日早晨体温恢复正常,并且会伴有出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持续进展,引起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除了上述原因外,淋巴瘤也可引起上述症状。由于病因较为复杂,一旦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