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全血黏稠有关,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代表着血管内流动的血液黏度高,血液流动受阻。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骨髓瘤等疾病时,会出现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可以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因素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或肺疾病、肺血管疾病、脊柱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这些情况引起肺部出现病变,使肺血管出现变形、血流阻力增加的情况出现,患者检查时会出现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的结果,表现出呼吸困难、胸痛、窒息感等症状。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片等血管扩张药,扩张肺血管,改善心脏功能;气流受限明显的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片等药物化痰、止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要采取取栓术、置入下腔静脉滤网等手术进行治疗。经过系统治疗后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能够降低。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壁上斑块积聚引起的,斑块积聚会导致冠状动脉变窄,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斑块积聚过多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龄增长、遗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压力大等情况都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检查时会出现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的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短促等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情况能够被缓解。其需要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使用硝酸甘油片、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抗心肌缺血;动脉血运较差的患者,也可以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术,重建冠状血运帮助患者恢复。
3.骨髓瘤
骨髓瘤临床病因尚不明确,与电离辐射、遗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部分骨髓瘤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后会出现高粘滞血症,血液中粘滞因子升高,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阻力增加,骨髓瘤患者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的结果。
骨髓瘤患者系统治疗后,红细胞刚性指数偏高可能恢复正常,骨髓瘤可以采取放疗、化疗、手术、生物免疫等方式治疗,化疗使用环磷酰胺片、沙利度胺片等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帮助患者恢复;放疗使用放射性清除骨髓瘤病灶,杀死肿瘤细胞进行治疗;手术能够缓解患者神经根、脊髓受压等症状;生物免疫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其受损的免疫系统,通过自身免疫对抗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