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奶时乳房疼痛,可能是乳头皲裂、乳腺炎、乳腺增生症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1、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是指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吸吮过度等原因导致乳头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皮肤破损的疾病,患者可出现乳头破损、剧烈疼痛及出血等情况,疼痛常发生在宝宝吃奶时。
患者应及时纠正不良的喂养姿势,可将乳汁涂抹在破损乳头处,可起到一定抑菌、促进皮肤修复的作用。患者还可通过热敷、生理盐水湿敷的方式缓解疼痛,并遵医嘱使用羊毛脂软膏、维生素E乳膏等进行涂抹。若出现细菌感染,则可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若出现念珠菌感染,则可使用制霉菌素制剂、克霉唑乳膏等治疗。
2、乳腺炎
乳腺炎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等原因导致乳腺组织出现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炎症疾病。患者此时处于哺乳期,易发生哺乳期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硬结及发热等。
早期乳腺炎患者喂奶前应及时清洗乳房、排空乳汁,还可在炎症初期使用硫酸镁湿敷减轻水肿,当乳房内出现炎性肿块时,可转变为热敷,可促进炎症吸收。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若患者出现脓肿,应及时进行手术引流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激光打孔术及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等。
3、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指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乳腺正常发育及退化过程失常所引起的良性乳腺疾病,大部分患者可出现乳房疼痛、乳腺结节及乳头溢液的症状。
对于轻、中度乳腺增生症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及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存在持续性严重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三苯氯胺进行治疗,但此药不可长时间使用,以免影响卵巢功能。若出现可疑病变或非典型增生,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预防癌变。对于超声提示存在囊肿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细针穿刺抽吸,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
除上述原因外,宝宝吃奶时乳房疼痛还有可能是乳腺囊肿、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