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1.腹痛
由于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收缩,患者会出现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有时可在排便后缓解。
2.腹泻
肠道炎症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粪便不能正常形成和排出,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糊状便、稀水样便等。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腹泻,甚至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黏液脓血便
炎症损伤肠道黏膜,引起黏膜出血、渗出,大便中常带有黏液、脓液甚至血液。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乙状结肠炎长期不愈,还可能引起肠道狭窄、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大便常规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