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有小疙瘩,可能与乳汁淤积、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因素有关。
1、乳汁淤积
哺乳期由于乳汁分泌旺盛,如果没有及时排空乳房,就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形成硬块,也就是小疙瘩。这是因为乳汁在乳腺管内积聚,造成乳腺管不通畅。此时通常会伴有乳房的胀满、疼痛等不适,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乳腺炎。
2、乳腺增生
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内出现小疙瘩或结节。这些疙瘩可能会随着月经周期等而出现大小或症状的变化。
3、乳腺纤维腺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能在哺乳期被发现。一般表现为乳房内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小疙瘩,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通常无明显疼痛。
4、乳腺癌
虽然较为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乳腺癌的疙瘩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能还会伴有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其他异常表现。
当哺乳期发现乳房有小疙瘩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及时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异常情况,更要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