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可能和生理性因素以及肺炎、冠心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生理性因素
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等情绪或是过度进行运动锻炼时,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生理性的胸闷气短。
上述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在多休息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二、病理性因素
1、肺炎患有肺炎时,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充血、水肿,可能会影响正常通气,出现胸闷气促、气短等表现。
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同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能够减少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产生。通过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进行营养支持等,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肺炎和细菌感染有关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药物,能够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利于缩短病程。
2、冠心病患有冠心病时,因为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可能会出现全身的氧气供应不足,诱发胸闷气短的症状。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注意多休息等,有利于病情的稳定。通过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有利于减轻冠心病的风险因素。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心率。如果冠心病病情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介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改善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