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比较严格,孕妇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之间,餐后1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则应低于6.7mmol/L。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可增加妊娠中晚期的心脏负荷,容易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现象,还容易造成流产、早产等,还可能会巨大胎儿、胎儿畸形等风险。因此,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尽量将空腹或三餐前30分钟的血糖水平控制在5.3mmol/L以内,确保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
为控制血糖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注意控制饮食,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即每天进食的总量不变,将其分成5~6顿来食用,同时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燕麦、玉米、芹菜等,以帮助减缓血糖上升速度。还可以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帮助改善血糖情况。如果饮食和运动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血糖升高。如果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