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的原因主要有血虚、肾虚、血瘀、痰湿,治疗方法包括养血和营调经、补肾养血调经、活血化瘀调经、燥湿化痰活血调经。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心情愉悦、保暖、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月经过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虚:素伤于血或久病后气血尚未复原;或堕胎多产,营血亏虚;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使脾虚化源不足,进而使血海空虚、经量减少。
2.肾虚:先天肾气肾精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使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血海空虚,出现月经不调。
3.血瘀:经行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而入,血为寒凝;或经行之际,余血未净而从事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致瘀血内停,阻滞经脉,血行不畅而量少。
4.痰湿:素体肥胖,恣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生;或痰湿中阻,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经血下行不畅,发为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六味地黄丸。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4.痰湿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
需要注意的是,月经过少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之品。
4.经期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5.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月经过少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