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的症状包括脐部出现可复性肿块,哭闹、咳嗽等情况下肿块增大,安静或平卧时缩小或消失。部分患儿的脐疝还可能出现嵌顿,伴有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脐疝一般不会自行愈合,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脐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完全闭锁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不够牢固,在腹内压增加(经常啼哭、便秘、剧烈咳嗽等)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那么脐疝有什么症状和危害吗?下面将为您解答。
脐疝的症状和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脐疝通常在婴儿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表现为在脐部有一个可复性肿块。当孩子哭闹、咳嗽、用力等情况下,肿块会增大,而在安静或平卧时,肿块会缩小或消失。有些孩子的脐疝还可能会出现嵌顿,即肿块不能回纳,伴有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2.危害:脐疝一般不会自行愈合,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腹腔压力的增加,脐疝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脐疝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因为脐部的突出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和自卑。
对于脐疝的治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观察等待:对于一些症状较轻、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先观察等待,因为部分脐疝可能会在孩子1岁左右自行愈合。
2.压迫治疗:使用脐疝带等方法对脐疝进行压迫,促进疝环的愈合。
3.手术治疗:如果脐疝较大、症状明显或发生嵌顿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脐部的薄弱处。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出生后的脐部护理中,家长应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发现孩子有脐部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脐疝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家长也不能忽视。如果发现孩子有脐疝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孩子的护理,避免脐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