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一般不会直接转变成宫颈癌,但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应积极治疗并定期筛查。
慢性宫颈炎一般不会直接转变为宫颈癌,但长期的宫颈炎可能会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宫颈炎白带呈脓性,伴有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官颈炎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重度宫颈糜烂或有宫颈息肉时,可呈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轻者可无全身症状,当炎症沿子宫骶骨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每于排便、性交时加重。此外,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透,也可引起不孕。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大多数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2年内自然清除,只有少数HPV感染持续存在,才会发展为宫颈癌。此外,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因此,对于宫颈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