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实性小结节检出率提高并不意味着肺癌发生率增加,应科学评估和处理,同时重视肺癌预防。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肺实性小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据统计,在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人群中,肺实性小结节的检出率约为20%。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实性小结节的定义和分类。肺实性小结节是指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密度增高,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根据结节的密度,可将其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肺实性小结节的检出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肺癌。大多数肺实性小结节是良性的,可能是炎症、结核、真菌感染或良性肿瘤等。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高分辨率CT、肿瘤标志物检测、痰细胞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才能明确结节的性质。
对于发现肺实性小结节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因素综合评估其恶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对于直径≤5mm的纯磨玻璃结节,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对于直径在5-10mm之间的部分实性结节或实性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短期随访;对于直径≥10mm的结节,或直径虽<10mm,但具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恶性CT特征的结节,医生会建议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有职业暴露史者等,肺实性小结节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这些人群应更加重视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肺结节。
总之,肺实性小结节的检出率提高并不意味着肺癌的发生率增加。对于发现的肺实性小结节,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肺癌的预防,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