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病的常见问题解答:
1.症状: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等。
2.病因:经血逆流、医源性种植、淋巴及静脉播散、体腔上皮化生。
3.诊断: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
4.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
5.影响生育:可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影响受孕。
6.预防: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及时治疗疾病,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子宫内膜异位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以下是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病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子宫内膜异位病的症状有哪些?
痛经:下腹痛、坠胀、性交痛等,痛经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性交痛:深部性交痛,尤其在月经前期。
其他:慢性盆腔痛、尿频、尿急等。
2.子宫内膜异位病的病因是什么?
经血逆流: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种植在卵巢和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生长、蔓延。
医源性种植:通过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将子宫内膜带入盆腔。
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到远离盆腔的部位。
体腔上皮化生:盆腔腹膜、卵巢表面等组织可化生为子宫内膜组织。
3.如何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病?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月经史、婚育史、痛经史等。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骶骨韧带等部位有触痛性结节。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可帮助了解盆腔内病变情况。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病的金标准,可在直视下观察盆腔病变,并进行活检。
4.子宫内膜异位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包括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其他治疗:如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5.子宫内膜异位病会影响生育吗?
子宫内膜异位病可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从而影响受孕。
但并非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病患者都会不孕,轻症患者仍有受孕可能。
6.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病?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经血逆流。
及时治疗月经不调、生殖道畸形等疾病。
避免多次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子宫内膜异位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经期保健,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病的发生。